【两会时间】|湖南李力:办好“小托育” 托起“大民生”
婴幼儿照护服务,是当下年轻父母的刚性需求,但在现实情况中,托育服务的供需之间仍存在数量、结构与质量不匹配等问题。如何破解年轻人“带娃难”的问题?近日,2025湖南两会在长沙召开,省政协委员,娄底市妇联党组书记、主席李力围绕推动普惠性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。据统计,湖南2025年的千人口目标托位数为4.53个,目前还存在缺口。“我省托育服务还存在一些不足,如高效统一的协调机制还未建立,部门协调联动还不够紧密;申办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存在资源不足,存在投入运营成本较高、争取预算内托育专项投资项目门槛高等问题;公办托育机构严重缺乏,现有托育机构定价普遍超出普通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。”李力介绍。
发展托育公共服务是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,需要多部门合作及全社会参与,齐心协力为普惠托育“开方”。李力建议,建立由卫健部门、教育部门牵头,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,制定行业和从业人员准入、动态评估等相关标准和规范,相关部门要对普惠性托育机构的登记、备案、日常监管等工作进行清单式服务。同时,强化土地、住房、财政、融资、人才等保障,出台土地场所、财税优惠等全方位政策支持清单。卫健、教育、妇联等部门应加强宣传力度,面向家庭开展灵活多样的宣传,打消幼儿家长的托育顾虑,逐步从“可托可不托”改变为愿意入托、积极送托。
“公办幼儿园要充分发挥托幼一体化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,在幼儿园阶段之前建设幼儿托育班,公办相对于私立会更让家长放心,相对而言也更加实惠。”李力表示,要鼓励用人单位设立托育点,以工会经费支持托育服务政策,建议促进社区嵌入式托育配套供给。“发改、住建、规划等部门,要明确新建小区须配建托育服务用房,建成后无偿移交用于开展普惠托育服务。”
此外,她还提出,要构建行业标准规范,优化收费和定价管理,进一步加强托育服务的“普惠性”。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,积极支持条件具备的高校增设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,为幼儿托育行业输送专业人才。在加强行政监管的同时,引入社会力量以及市场竞争机制,把家长、行业协会等纳入监督主体,促进行业内良性竞争。通过构建视频、日常监管平台,实现监管智能化、全覆盖、无死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