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育家长经常问的问题,17个家长最关心的,建议收藏
刚入托的幼儿家长往往会产生各种疑问,其实家长的各种焦虑都不是问题,幼儿的适应能力比我们想象的强很多。而作为托育园的老师必须耐心地帮助家长打消这些顾虑。乐天良木搜集整理了一些常见问题,供大家参考。
日常生活篇
1 托育园每天都吃什么?健康安全吗?
答:托育园的食物根据科学营养配比制定,具体菜谱可在“宝宝加油站”食谱墙查看;此外,托育园厨房每学期都经过数次食品监管部门检查,每餐食物都会保留样品24h,保证幼儿食物问题的溯源。
2 在托育园吃得饱吗?为什么孩子回家会喊饿?
答:托育园一般提供三餐两点,食物一定保证足量,老师也会在旁边监督。孩子回家喊饿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:
1.可能刚进入新环境,情绪紧张,食欲不好。2.孩子活泼好动,运动量大、消耗比较大。3.孩子正在快速成长的阶段,对食物摄取高。
3 孩子不会自己吃饭,老师会不会喂?
答:托育园主张老师教孩子学会使用餐具、孩子自己使用各自的餐具独立吃饭。如有孩子生病或其他实在无法自己吃饭的情况,为保证孩子的健康,老师也会喂饭。
4 在托育园,孩子饮水量怎么保证?
答:托育园会提供饮用水,孩子任何时候都可向老师要求喝水。老师也会按时提醒孩子饮水的。
5 为什么孩子会在托育园尿裤子?
答:托育园的孩子泌尿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,还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生理需求。也有可能是孩子和小伙伴们玩得太开心,忘记了上厕所导致的。家长们无需担心,老师会提醒孩子上厕所要时帮出现状况的孩子更换衣物。
6 为什么孩子去托育园几天就生病了?
答:1.季节交替,温度变化大,孩子的免疫力不足以保护自身。 2.分离焦虑导致孩子身体代谢紊乱、免疫力下降。 3.在集体环境中受其他孩子的影响,相互传染,容易造成一个班级的孩子接连生病的情况。幼儿生病是提高自身免疫力必经的过程,家长发现幼儿生病了不要心急,及时与老师沟通,做好及时处理与预防工作。
课堂教学篇
7 托育园里是不是每天都只是在玩?
答:不是。托育园根据一日生活流程来安排孩子的作息,通过游戏等活动帮助孩子养成吃饭、如厕等好习惯,这也是最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,孩子活动的过程,其实也是接受教育的过程。
8 托育园上课都教些什么?
答:托育课程主要以托育园一日生活活动的形式组织实施。一日生活活动包括:生活活动、游戏活动、学习活动、体育活动等。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,更好的培养孩子的社会性、独立性,为将来上幼儿园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9 为什么有的托育园还要布置亲子作业?
答:孩子的成长具有连贯性,因此在托育园养成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在家里也要继续保持,这就需要家长的配合和参与了。同时,亲子任务也是家长陪伴孩子、参与孩子成长的绝佳机会。
人际交往篇
10 为什么我的孩子总是一个人玩?
答:可能是因为孩子刚刚进入这个集体,还不熟悉身边的小伙伴;也有可能是因为孩子的个性,偏好独自玩耍。在托育园里,老师会玩一些破冰小游戏帮助孩子们更快地熟悉小伙伴。家长们在休息日也可以邀请小伙伴一起玩耍,给孩子创造社交机会。
11 会不会有别的小孩子抢玩具?
答:刚入园的孩子可能对规则和物权意识不清楚,老师发现抢玩具的情况时会先查明情况、进而对孩子进行规则教育和安全教育,久而久之,孩子们慢慢地就学会相互礼让了。
12 孩子们在托育园里打架怎么办?
答:孩子们活泼好动、爱打闹,造成小摩擦是有可能的,但是很多孩子们转眼又开开心心玩在一起了。家长们也无需太放在心上。冲突激烈的老师会第一时间制止和教育,也会积极调和孩子之间的矛盾。
13 孩子在托育园不说话怎么办?
、答:在托育园面对不喜欢说话的孩子,老师会通过孩子的喜好、眼神、肢体等判断孩子的需求。比如给孩子提供选项来排除判断。家长也要鼓励孩子自信表达,可以设置一些小星星、小糖果之类的奖励机制,不可心急或过分强调孩子没礼貌等问题。
家园共育篇
14 为什么孩子不愿上托育园?怎么办?
答:新入园的孩子第一次长时间离开父母,产生分离焦虑是很常见的,入园后老师会开展一系列活动引导孩子们适应托育园。家长也可以给孩子提前做好入园的各种心理准备。
15 孩子生病了还能继续上托育园吗?
答:孩子出现不舒服、生病的情况下,托育园不建议家长坚持送孩子来。体温超过37.5℃、伴有干咳、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孩子需要到医院进行排查,并在医生证明痊愈后才可返园。手足口病、水痘等传染性疾病也需要待孩子完全康复后才可返园。其他的常见疾病,孩子精神状态尚可的情况下,家长和老师可共同判断孩子是否要坚持来园。如有服药需求的,家长要提前和老师对接好服药要求。
16 可以晚一点接孩子吗?
答:可以,一般来说,托育园会有延时服务,具体情况家长可再咨询所选择的托育园。如果家长遇到特殊情况需要晚一些或者换人接送,请提前知会老师,让老师做好工作安排和接送记录。
17 为什么孩子在托育园和在家表现不一样?
答:托育园是一个集体环境,孩子的表现并不是时刻被注意到,有的孩子会更放开,有的孩子会踊跃地表现自己以获得更多关注。在家里,家长们都围着一个孩子转,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下的表现自然不同了。